北京是個讓我有點迷惘的城市。
從小到大,在書本裡面所見到的北京,總帶著一種濃厚的文化氣息,
帶著一抹歷史的憂傷底韻,甚至,帶著一股深沈的政治意味…
這是一個歷史名城和古都,從秦始皇統一中國以來,北京就成了北方的重鎮和中心了,
其他,又先後成為了各式各樣的陪都、上都、大都、國都等等,
目前,則是首都。
進入北京以前,在各種照片上、影片上,所觀賞的全是關於歷史遺跡,
紫禁城的、頤和園的、恭王府的、老北京胡同的…
是一種帶著點憂傷的古意盎然,畢竟歷經了多個時代、多種摧毀,
但是最後仍然在一次次的戰火中中重生、屹立的城市,
這些腦海中的既定印象,在進入機場之後,要搭乘機場快線前往我所下榻的旅館時,
被我眼前的畫面給瓦解了…
沒想到映入眼簾的,竟是如果豪華壯闊的建築(如照片所示),
很現代也很時尚,但,卻彷彿和北京這老城市沾不上邊兒似的(連文章也有京味兒了,哈!),
於是北京的第一印象開始改變,我得重新建構一個新的北京城市印象…
在這些日子的北京流浪裡,更是讓我覺得迷惘,
電視劇裡的北京胡同還在,但總是交錯著更現代化的建築,
一棟比一棟還要大、一幢比一幢還要遠,每回問路的時候,他們總說一下子就到了,
可這所謂的「一下子」,卻能夠讓我走得大老遠還見不到目的地,
每天在我搭乘公交車時,總是動輒一兩個小時起跳(還不算塞車呢!),
這對他們來說卻是一種習慣了,下了車還得再走上幾十分鐘,
最讓我難受的是地鐵的轉程換線,在東直門、西直門這種大地鐵站的換線轉程,
那路程就像是從一個地鐵站走到另外一個地鐵站一樣的遠,
我跟著人群在地底下穿梭著,好像找不到盡頭…
每天晚上,我回到飯店時,雙腿總是斷了一樣的酸疼,只能靠在牆壁上抬腿舒緩,
在台北過慣了小巧玲瓏的生活,來到這個又大又遠的城市,很不習慣吶…
北京當地人說話時,總是捲著濃濃的舌音,兒來兒去的,
像是想要省力氣似的老把所有字串黏在一起、滾在喉嚨裡,讓人常常聽不清楚,
我明明來到了語言相同的地方,卻彷彿來到了語言不通的異地國度,
早晨時分,我還在夢中未醒時,就會聽到門外傳來一聲聲帶著京味兒的聲音在叫嚷著,
這裡的飯店很有意思,房間和房間之間的隔音不錯,但房間和走廊的隔音不好,
我老能從門內聽到門外的動靜,誰的行李落下了、誰要去哪兒吃飯、誰沒跟上等等等…
乍看之下,北京人並不熱情,甚至有點冷漠,
不像我們這裡的人,嘴角總是帶著淡淡的勾,彷彿在笑,他們都是一股腦的面無表情,
對他們而言,每個人只是個過客而已,他沒有義務、也沒有必要對這些過客微笑,
但是我這聽不懂人話的呆子,總是一而再又再而三的問著他們說些什麼
(沒辦法,有時候真的聽不清楚!),
這時候,他們就會揚起一個像是不好意思的笑容,把話再重複一次,
我覺得他們的笑是靦腆害羞而不善與人交際的,也難怪習慣空白的表情,
當然,我也遇過臉色更差的,把你當成蠢貨的,還有說話惜言如金,只說「往那兒」、「這兒」,
這樣的人連一句多餘的話、一個親切的神情也不肯給,
起初的我還會受傷呢!後來,也就漸漸習慣了…
你說,我對北京的印象是什麼呢?再看看上頭那張照片,我想,仍是有點迷惘的吧!